info@apandatour.com
+86 28 8521 4086
古蜀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,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。蜀人将山水的魂魄和灵性,熔入天地鼎炉里的道法中。道教于鹤鸣山开源、青城山发扬,《封神演义》中记载:“十二金仙”之一的太乙真人,在乾元山金光洞修炼得道;峨眉山为财神赵公明的修行道场和飞升之地。
川西第一道观青羊宫,是老子传道西蜀的圣迹。相传老子在这里显出法相,授《道德经》于当时的官吏尹喜,并点化他得道,信众建青羊肆为纪念。唐朝乐朋龟在《西川青羊宫碑铭》中,记载了老子在函谷关与尹喜相约蜀国并由青羊显身的故事。这段重逢幻化充满了浪漫的神话色彩,但当时蜀地道教兴盛,信徒众多,由此可见一斑。
“青羊”之名,得名于这一次再会。唐僖宗在黄巢起义后避难于蜀中,将青羊肆作为行宫,后下旨改名为青羊宫。此时青羊宫的规模达到了高峰,形成了山门灵祖殿、混元殿、八卦亭、三清殿和唐王殿等核心格局。
八卦亭中充满传奇的道长掌印、三清殿外意寓“万物一体”的镇宫之宝青铜青羊、亦或是道门至宝的《道藏辑要》,都如道法框定的坐标,锚定着蜀地晨昏里的道统刻度。从《道德经》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中感悟万物从道中萌生,终将在自然平衡中归于本源。
百步之遥的浣花溪,亦因美好的传说而得名,而安史烽火焚尽长安繁华,杜甫溯流漂泊至此,在浣花溪畔筑草堂而居,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。这里有坐听春雨时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的静谧,有“细雨鱼儿出,微风燕子斜”的灵动意趣,有“黄四娘家花满蹊,千朵万朵压枝低”的烂漫春光,更有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”的明丽生机。浣花溪的草木灵性,皆融入这二百四十余首诗咏中,成为镌刻在时光里的诗意印记。
溪水澄明如镜,竹影扶疏接天,后世文人追慕诗圣遗风,陆游、范成大皆徜徉于此,溪畔的弦歌墨韵,千载不息。
研学活动目标:
1. 本土认同感培育,从杜甫草堂到老子青羊,建立对成都“诗道双源”文化特质的认知;
2. 理解青羊宫请同样“十二生肖融合”背后的道教哲学,培养文化包容性;
3. 通过观测湿地生物适应性,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。
研学活动亮点:
活化神话IP,对照《哪吒》太乙真人形象,寻找十二金仙塑像中的这位“川普神仙”;
解锁九龙神火罩与道教法器的神秘关系;
跨学科对话,神话中文化符号与自然进化的对比思考;
使用望远镜观察记录白鹭等的捕食,解密《山海经》中青鸟如何进化出现实版大长腿。
行程地图:
行程安排:
09:20-09:30 集合与导引
地点:青羊宫大门
发放研学手册(含封神令牌、诗词卡)。
09:30-12:00 青羊宫深度游学
1. 山门、灵祖殿、混元殿:
了解道教神仙故事和道教建筑风格特点;
了解王灵官、混元祖师等道教神仙的传说和职能。
2. 三清殿-八卦亭:
了解三清信仰与《封神演义》十二金仙塑像对照;
八卦亭星宿纹与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乾坤圈符号关联;
寻找青羊宫铜羊的特别之处:分组寻找铜羊身上十二生肖的特征。
▲八卦亭
3. 《道藏辑要》经版:
了解青羊宫存《道藏辑要》经版,这是全球唯一完整保存的清代道教典籍梨木雕版,1.3万块刻板暗藏丹诀符咒,非遗拓印技艺在此传承。
12:00-13:30 市区午餐
地点:特色餐馆
品尝夏季消暑祛湿餐食,了解道教文化中的节气养生智慧。
13:30-13:45 步行前往 浣花溪
经草堂路绿荫步道步行15分钟至浣花溪北门,沿途讲解杜甫“万里桥西一草堂”地理变迁。
13:45-16:00 浣花溪
1. 杜诗生态课:
辨识水杉、芭蕉等耐湿植物;
解析杜甫“竹深留客处,荷净纳凉时”的夏日意象。
2. “一行白鹭上青天”实地观鸟
杜甫在浣花溪畔的草堂里,写下了240余首诗作,黄鹂的婉转啼鸣、白鹭的优雅身姿带给他了无数慰藉和灵感。
我们在诗中实景去认识白鹭、夜鹭、苍鹭等鸟类,辨识它们的捕食行为。
▲白鹭
16:00-16:30 总结与返程
填写研学日志,完成“非遗传承人证书”打卡。
拍摄创意合影。
钟钟
自幼濡染丹青,以笔墨为伴
擅长非遗手作
愿与君共同寻找和感知东方美学的生命律动
时间:可根据需求定制
活动人数:20-30人,最低20人成团
活动对象:8-12岁亲子家庭,10岁及以上单飞
费用包含:
▲逐野全职博物老师
▲餐食:午餐1
▲门票:研学所涉及全部景区门票
▲物料:研学手册、课程教具等研学中所涉及物料
▲保险:旅行社责任险和高额意外险
费用不含:
▲往返成都集合点的交通
▲费用包含中未提及的其他费用
▲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额外费用,包括但不仅限于因天气或其他自然灾害产生的延误费、超时费及附加费。
ↈ 饮食情况
午餐中餐,若需清淡请提前声明。
ↈ课程师资
逐野全职博物老师带队。
ↈ 医护资源
随团配备急救物资,提醒学生全程注意各项安全事宜。
ↈ 保险
旅行社责任险和高额意外险
1.对于孩子来说,这条青羊宫浣花溪研学线路有什么独特之处,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收获?
在青羊宫,孩子能接触到平时鲜少了解的道教文化,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。
例如八卦亭独特的八角形建筑结构对应着道教八卦学说,这种具象化的知识比书本上的理论更易理解。又如三清殿前造型奇特的铜羊,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,了解古人对动物形象的独特构思。到了浣花溪,诗歌大道上丰富的诗词能极大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,让他们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感受诗词之美,联系诗圣杜甫在此地留下的动人诗句或许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。
在游览过程中,孩子能将历史、文化、文学、建筑等多学科知识串联起来,形成更立体的知识体系 ,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体验在其他普通旅行中是很难获得的,能全方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。
2.很多家长可能觉得道教文化比较深奥晦涩,这条线路能让孩子或全家对道教形成怎样的独特理解?
这条线路对道教文化的解读,最大的独特性在于“从生活看哲学,从具象悟抽象”。
青羊宫作为道教祖庭之一,没有将道教文化停留在“玄学”层面,而是通过可触可感的细节让抽象思想落地——比如观察八卦亭的对称结构,能直观理解“阴阳平衡”并非虚无的概念,而是古人对宇宙秩序的朴素认知;抚摸独角铜羊的习俗观察它身上融合的十二生肖元素,能体会道教“天人合一”中“万物互联”的智慧;甚至宫观内草木的自然生长、建筑与光影的呼应,都在传递“道法自然”不是抽象的概念或者口号,而是对生活与自然关系的尊重。
对孩子来说,这种“具象化解读”能让他们避开复杂术语,从建筑、雕塑、自然景象中感受道教与生活的联系;对家长而言,也能跳出“神秘化”的固有印象,发现道教文化中关于平衡、包容、顺应规律的智慧,这些其实与现代家庭生活、孩子成长的理念是相通的。
这种“从身边细节读懂传统文化”的体验,也是这条研学线路在道教文化传播上的独特价值。